孙先勇,贵州湄潭人,1977年9月出生,1998年7月毕业于遵义职业技术学校,后被分配至湄潭县洗马乡蚕业技术服务站任技术员,现任湄潭县洗马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。
孙先勇出生在湄潭农村,小时候,父母在庄稼地边种植了几棵低矮的茶树,时不时给茶树施肥、修枝。每到三四月,茶树上便会长出嫩绿的新芽,孙先勇帮着母亲进行采摘、炒制、保存。他对茶的炒制环节最感兴趣,炒茶需要反复进行抖、抓、揉等,炒制好的茶叶会有一股特殊的香味,飘得满屋子都是,冲泡后的茶香更是浓郁,初入口的茶夹杂着苦味,而后会变成淡淡的甜味。看起来是细嫩瘦长的,闻起来是沁人心脾的,喝起来是先苦后甜的,这便是孙先勇对茶的初印象,家中那几棵茶树成为孙先勇与茶结缘的纽带。1998年,孙先勇从遵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,分配到湄潭县洗马乡蚕业技术服务站任技术员,主要从事蚕桑业的技术服务。2007年左右,湄潭大力发展茶产业,原来从事蚕桑产业的人员大多转为从事茶产业,各地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。孙先勇通过入户宣传、召开“群众会”等方式,大力动员农户种茶。为能向农户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指导,孙先勇积极参加各类茶叶技术培训,并自行查阅资料、看书学习,逐渐熟悉了茶叶种植的流程、要点。技术学成后,孙先勇白天奔走在田间地头,对茶农进行实地指导,记录下茶叶的长势、茶农提出的疑难问题等;夜晚在农户院坝召开“群众会”,将白天梳理的种植问题和技术要点向茶农进行科普,开展细致、全面的种植技术培训。
“大概是2007年的时候,孙主任来我家动员我种茶,但那时候种茶的人还不多,也不懂种茶技术,怕挣不到钱,就没敢尝试。没过多久,我看到周围的几个邻居都开始种茶了,孙主任经常都到现场给他们进行技术指导,茶的长势也还不错,我就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,也开始种茶,到现在都十几年了,每年的收益都还不错。”正在卖茶青的茶农况光祥说。
在孙先勇日复一日地入户宣传,不厌其烦地召开“群众会”等方式的动员下,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了种茶队伍,细致、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也让茶农的种植管理水平不断优化,茶叶产量不断提高,茶农收入不断增加。
孙先勇长期坚持不懈,学习相关科学技术,在田间地头开展茶叶种植、管理技术服务,到企业进行加工技术指导,这一干就是十多年,推动了当地茶产业发展,为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来源:微美湄潭
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